贝斯特全球最奢华平台-欢迎您

贝斯特全球最奢华bst318 > 行业动态 > 详情
2021ToB十大行业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1-12-29     来源:牛透社

在《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一书中,何帆老师提到:我们要像观察一棵树一样细致观察中国的变化,而如果将行业事件视为枝干,那么行业政策就是这棵树的根基,极深地影响了行业的走向。

从年初(3月 11日)“十四五”规划在人大会议上通过,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到下半年(10月 18日)习总书记就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作重要讲话,“十四五”“数字中国”政策的推动和引导,正成为SaaS崛起的一大因素。

而各部委发布的细分领域的政策,则让几家欢喜几家愁。《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发布,让电子签约SaaS企业享受到红利。“双减”政策一出,教培机构几乎是一夜间遭遇灭顶之灾,却又在痛苦中找寻到在线化的机会,“双减”反而可能成为教育数字化加速的契机。

好与坏相伴随一直是世界的真相,认清这一真相,新的一年,To B人还将坚定前行。

 

以下为牛透社盘点的To B领域十大行业政策。

01、史上最严数据安全法落地

今年,两部数据安全法规正式开始施行。9月 1日,我国目前为止最为严厉的数据安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11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

《数据安全法》从六个方面构建了国家数据安全机制。一是,建立了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二是,建立了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信息共享和监测预警机制;三是,建立了数据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四是,建立了数据安全审查制度;五是,加强了对数据出口管制;六是,制定了对等保护措施。这六个方面全面构建起了我国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我国数据保护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中涉及到法律责任的条文主要有以下内容:


《数据安全法》实施以后,高科技公司必将成为数据合规的重点监管领域。赛迪咨询统计,2021年,国内数据安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约69.7亿元。12月 28日,中国信通院联合6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数据安全共同体计划”。数据安全服务提供商美创科技、红途科技等拿到融资。

 

0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公布

今年,国家不断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重拳频出,阿里、美团等多个互联网巨头被反垄断调查,收到巨额罚单。

2月 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制定发布《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强调《反垄断法》及配套法规规章适用于所有行业,旨在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创新健康发展。

10月 23日,施行13年的《反垄断法》首次迎来“大修”,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后,《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11月 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成立。

《反垄断法(修正草案)》要点:

要点一:“鼓励创新”成为反垄断立法重要目的

要点二:“加码”处罚力度,罚款最高提升十倍

要点三:强化对滥用算法、数据等新型行为的规制

在《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公布后,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评论称,自2008年《反垄断法》施行以来,至此番《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公布,既是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十三年,也是互联网领域垄断问题日渐凸显的十三年。《反垄断法》通过“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既是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抓手,也是让中小企业或新业态新模式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

 

03、碳达峰碳中和“1+N”顶层设计出台

2021年 10月 2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这是碳达峰碳中和“1+N”顶层设计文件中的“1”,对2025、2030和 2060年的指标更明确,后续配套文件将陆续出台。

具体来看包括三个方面:

1. 短期:高耗能产业碳达峰路线图将陆续出台,两高行业或限产先行;

2. 长期:构建低碳能源体系,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与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将此消彼长;

3. 配套:完善电价机制,推动碳交易市场发展。

12月 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双碳’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等内容作为涉及“双碳”工作的新提法,出现在会议通稿中,引发了行业的诸多关注。此次会议总体基调是“纠偏”和定调。而7 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了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的要求。

从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到2021年“1+N”顶层设计的颁布,再到最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双碳”工作的思路愈发清晰。

“双碳”热点影响了投资的流向,如提供双碳智慧能源网络的极熵科技获数千万元融资,也催生了追溯碳足迹的工具类产品,如区块链平台唯链推出区块链碳足迹追溯SaaS平台。

2021年 2月,去年宣布退出微软董事会的慈善家比尔·盖茨在美国出版新书《如何避免一场气候灾难》(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他认为气候变化可能比新冠疫情更糟糕。期待数智化能为逐渐恶化的气候变化治理打开新的局面。

 

04、“双减”的打击和新机遇

去年疫情居家学习,让教育垂类SaaS快速得到发展,但发展趋同的问题也已经凸显。

今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通称的“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要点:

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要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10月,全国人大表示:双减拟明确入法。

“双减”政策让教培机构一夜回到解放前,而在转型过程中,不少机构选择了数字化这一方向。一起教育、掌门教育本月分别官宣转型SaaS教育,教培机构挤占SaaS赛道,一场厮杀在所难免。

不过,在K12相关产业链整体进入冰点后,职业教育赛道逐渐受追捧,从去年全年的22起到今年1~7月的23起,融资数量已超2020年全年,融资金额更是创下新高,接近60亿。

 

05、电子合同成政策指引方向

2021年 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

人社部办公厅在通知中明确:“各地要加大《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的宣传力度,指导有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意愿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照《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协商一致订立电子劳动合同。”

近两年来,融资、并购、巨头入场,电子签名这个赛道一直备受关注,类似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亲自入场,进入电子签名行业。

而电子签名与电子合同云平台如法大大、契约锁、e签宝等企业也享受到了政策和行业的红利。法大大和e 签宝今年分别获得了9 亿元和12亿元的融资,先后刷新电子签名行业融资纪录。此外,e签宝收购金格科技,实现了电签+协同的强强联合。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电子合同行业产销情况分析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电子合同占比仍不到3%。而到2022年,该数字预计将提升至5%~7%。

 

06、“全电发票”,财税管理数字化时代来临

2021年 2月 22日,国家档案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电子发票电子化报销、入账、归档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增值税电子发票全流程试点进一步扩大。

2021年 12月 1日,广东、内蒙、上海税务机关相继发布《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试点工作的公告》,发票全面数字化电子化试点开始,“全电发票”时代来临。

其实,从2015年开始,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就进入了大众视野。

2015年 12月 4日,国税总局发布《关于推行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

2018年 8月 1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使用有关事项的公告》中,明确了增值税普通发票使用有关事项;

2020年 1月 8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综合服务平台等事项的公告》,明确了发票综合服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发票用途确认、风险提示、信息下载等服务。

此外,年底的主播明星偷税漏税逃税事件也引发了舆论风暴。如直播这样的新兴行业,资金流向复杂,存在着信息不透明、来源复杂等一系列问题,加大了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也给税收监管层面带来了新的挑战。此时,智能财税SaaS服务平台的价值就凸显出来。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财税委托服务渗透率只有30%,而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渗透率分别高达61%、84%、95%。预计在2021年中国财税领域的企业服务市场规模将涨至2664.4亿元。

 

07、智慧物流纳入数字经济范畴

物流企业借此突围红海

今年3 月,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通知》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送通行管理、提升末端服务能力、提高协同运行效率、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总结了12项工作任务的典型经验做法,其中提及“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物流行业。

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明确将智慧物流纳入数字经济统筹范畴,并突出强调了智慧仓储、智慧配送等关键要素。

随着人力成本上升及快递单价下降,未来几年降本增效将是物流行业的主旋律,尤其是在物流行业进入红海厮杀以后,智能物流正成为快递企业突围红海的一致选择。

京东物流打造5G全连接智能物流枢纽;美团与IDEA建联合实验室,发力智慧物流网络研究;中国物流集团成立,推动智慧物流发展;全球捷运完成数亿人民币融资,赋能数智化跨境物流生态……这些都是物流企业今年在“智慧物流”这个赛道上的作为。

 

08、物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公布

迎来黄金时代

2021年 9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行动计划》提出四大行动12项重点任务,明确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

“物联网何时能真正爆发”曾一度不停地被提出和探讨。在2017年,思科发布的一份报告更是指出,60% 的物联网项目均以失败告终。但现在,从各个公司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到,情况发生了反转,企业开始从物联网项目中得到真正的投资回报。而在宏观层面,物联网更是成为了新一轮科技周期的关键词之一。

在国外,高通在财报中提到其物联网部门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6%,Silicon Labs的业务营收接近60% 的份额来源于物联网,恩智浦的工业和物联网终端市场营收年增18%。

在国内,扎根安全物联网城镇数字化治理的鲁尔物联完成亿元级新一轮融资;建筑行业物联网服务商智鹤科技同样完成过亿元融资。

 

09、房地产边际放松

数字化成“最优杠杆解”

从年初的“房住不炒”政策再定调,到“三道红线”卡了开发商的脖子,让爆雷声响彻整个行业,再到年底政策边际放松,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这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房住不炒”:

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此后,与房地产相关的部门陆续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涉及到房企融资、购房者信贷等方面。

2021年,房地产调控持续收紧,在“房住不炒”原则下,政策从金融、房企、土地以及销售端多方发力,调控的力度之大、频率之高,历史罕见。

“三道红线”:

2020年 8月,央行、银保监会等机构针对房地产企业提出的指标,即剔除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净负债率不超过100%、现金短债比大于1。

下半年以来,“画风突变”。从政策走向上看,9月底央行首提房地产“两个维护”(金融机构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释放出积极信号。

随后政策暖风频吹,12月 3日,银保监会表态,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这是时隔几年后,监管部门再提改善性住房需求。12月 6日,政治局会议明确“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首次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作为曾经的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转型,“房地产”的概念更迭为“不动产”的概念。在此背景下,不动产企业开始重视精细化管理,通过体系化的经营手段,争取管理红利。

就像明源云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童继龙提到的,通过指标体系驱动管理提质增效的数字化,便成了不动产企业跨越迷茫、拥抱新机会的“最优杠杆解”。

 

10、中央定调“共同富裕”,互联网大厂助力

6月 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先行先试、作出示范,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

《意见》紧扣推动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围绕构建有利于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出6 方面、20条重大举措。

8月,中央财经委研究“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同月,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对“共同富裕”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再次提出“共同富裕”不仅是宏观政策的鲜明导向,更体现出中国要走一条更加注重公平的发展之路。

继顺应“反垄断”的大势之后,互联网大厂们也开始重视“共同富裕”这个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如8 月的时候,腾讯发公告表示要“再投500亿元资金,助力共同富裕”。

在“共同富裕”的导向下,资本也将设置“红绿灯”:涉及到社会健康发展以及民生福祉领域,如教育、医疗、文娱、游戏等行业将是“红灯”,不再会允许资本存在无序扩张式发展乱象;涉及到中国经济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的领域,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以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背后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领域;此外,还有实现双循环战略背后的新消费,新国货、文化相关等领域将会更加欢迎具备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的资本投入,这些则是“绿灯”。

结语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意义重大,加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迅猛发展,全球经济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轨期。

不仅仅对于数字化领域的企业,对于所有企业而言,2021都是充满机遇的一年。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新经济形势下,加快数字化转型,被视为企业后续发展的一大通路。然而,伴随政策机遇而来的数字化转型落地难题,也让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如何抓住数字化转型中的机遇脱颖而出,To B企业们仍需努力!

注:文/吴林,文章来源:牛透社,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伊禾立场。

回到顶部
Baidu
sogou